发布时间:2016-07-12 03:53:22 人气:30
执着的“疯子”
1990年,方卡东有幸跟随现在的国家级大师方文桃学习木雕,在人物
雕刻工艺上积累了深厚的基础。上世纪90年代初,玉器行业发展火热,方卡东赴广州转而学习玉雕。2009年,成立“卡东兄弟珠宝翡翠行”,之后注册荟圣珠宝行,打造“荟圣”品牌。
方卡东的路子似乎走得顺风顺水,可了解他的人,都知道他“不怕因难,一路前行;不计小利,实现大梦想”的情神,他的一些看似乎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行为,被行内很多人称为“疯子”,但他似乎也执着地要做这样的“疯子”。
方卡东打造的“荟圣”品牌是玉雕行业里最早一批商标注册品牌。当初“自然居”遭抢注后,方卡东精心设计荟圣品牌标识,投入五六年的时间,在最后时刻,方卡东在国家商标局门口呆了三天,最终成功注册商标。荟圣LOGO在整体设计上以逗号为主体要素,融合绿色为主色调,寓意着企业发展如同绿色的活力、逗号之永无止境,欣欣向荣。然而,当时行内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品牌带来的无形价值,许多人认为,作为手艺人,通过专心做工获得的报酬足以养家糊口、安乐无忧,何必折腾?尽管方卡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,却被嘲笑为“疯子”。
在行内影响扩大后,方卡东对外活动越来越多。除了参加各种奖项的评比,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。他在云南的公司与当地残疾人联合会合作,免费培训残疾人学习玉雕工艺,并招收学徒。他的作品参加拍卖,所得的8万元全部捐献给和平县的贫困生。方卡东三兄弟还向国家地质博物馆捐献了三套价值70多万的作品,作为教学标本被永久收藏。在这些活动中,他得到许多领导和朋友的指导与帮助;同时,在广泛的接触中,方卡东能获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政策消息,有利于资源整合,实现自己的转变。
在转变中创新
之前,方卡东无论在什么场合,都介绍自己是个“做工的”,他认为这样的回答既切合实际,又不矫揉造作,屏蔽了社交场合一贯的虚张声势,虚情假意。也有人提点他,要说自己是会长、总经理、董事长等,方卡东不置可否。在一次与某市领导的交谈中,面对方卡东又一次以“做工的”自报家门,这位领导说,你看,理发的叫理发师,做菜的叫厨师,每个人从事每个职业都要有一张名片,就是你的职业资格,这个职业资格是国家认可的,代表着你的身份和地位。2011年6月18日,在福建福州海峡国际博览会上,方卡东受到时任福建省省长黄小晶的亲切接见。黄省长鼓励他说:尽管你是初中文化,你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,中国的文化不能掉,你们要将工匠文化继续发扬光大!从此,“身份认定”的诉求根植于方卡东的脑海中,挥之不去。2012年底,方卡东参加了广东省玉雕行业技能人才评价活动,并获得玉石雕刻工高级技师的资格,他认为自己终于有了一个身份,这个身份由政府肯定,社会认可,契合自己的实际需要,他也开始将文化传承定位为自己的一项光荣使命。
超越梦想
1988年,19岁的方卡东,怀揣几件木雕作品奔赴广州,那里有个全国最大的进出口交易会,他想在那里能够占有一席之地。可由于当时参展嘉宾都是外国人,对佛文化并不感兴趣,方卡东只好败兴而归。父亲当时就告诫方卡东:你就是干活的命,不要有什么想法!
但这并不影响方卡东心中的梦想。二十年来,木雕转玉雕,他成功了;成立企业,他成功了;注册商标,打造品牌,他成功了;获得高级技师资格,得到身份地位认可,他成功了:走进人民大会堂,他成功了。他还有很多梦想:成立国家级大师工作室,培养更多人才,传承技艺,并带领行业人才向更高的技艺水平不断前进;加入中国***,甚至到中央党校学习。方卡东计划在企业成立党支部,并让更多人参与到扶残助孤活动;继续深造,并与美术院校寻求合作,联合培养高素质的玉雕专业人才,让中国玉文化走向世界。
玉雕,让方卡东从匠人一跃成为企业家;而梦想,根植于国家对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的政策土壤中,让方卡东实现身份认证并向大师级迈进!
网路出处来源:https://www.doc88.com/p-4973125228511.html